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是提升传统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作为川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达州积极抢抓“智改数转”新赛道,深度拓展数实融合,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让传统产业“换芯升级”。
在达州海螺水泥有限责任公司质量控制室,工作人员正在对一批新引进的设备进行最后的调试,一个星期左右,这些设备就将全部投入运行,用于原燃材料和水泥产品的取样、化验、分析。
达州海螺水泥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品质处出库主管 李常飞:我们通过智能质量控制系统,可以实现从现场自动化取样和全自动试验分析。这样一来,可以大大降低员工的劳动强度和安全风险,提高检测效率和精准化水平。
以前,达州海螺水泥有限责任公司对质量的把控需要人工去现场取样后再反复试验,既存在安全风险,又费时费事,对质量的检测精准度也不够高。但是有了质量控制室,这些都可以自动化完成,工作效率和检测时效性相比之前可以提高50%以上,同时能耗也会有所下降。
据了解,达州海螺水泥有限责任公司是为响应国家西部大开发在四川建设的重点项目,拥有2条日产4500吨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年产440万吨水泥生产线,18MW 纯低温余热发电系统及年产 100 万吨骨料生产线。作为传统制造业的重要一员,如何更好地实现水泥绿色低碳转型,公司近年来一直在探索攻关。如今,公司已建成智能质量控制系统、数字化矿山系统、智能辅助巡检系统等,正在建设数字化智能工厂,建成后,公司生产线设备自动化控制率将达到100%,人均生产效率将提升30%,能源消耗将下降8.85%。
达州海螺水泥有限责任公司保全处处长 郜佳东:未来,我们将继续加大自动化设备投入,建设行车无人值守系统、包装机器人自动装车系统、堆取料机无人值守系统,这些系统全部投用后,我们将实现由智能化工厂向智慧化工厂转变,最终实现从矿山开采到产品出厂全自动化流程。
达州作为川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曾面临宏观经济环境、传统产能过剩、创新驱动不足等多重困境。近年来,达州积极抢抓发展机遇,坚定不移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两化融合”,在更高层次、更广范围、更深程度上赋能企业制造模式、生产组织方式和产业形态创新重构,深入推进全市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加快推动制造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为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据了解,目前,达州已创建国家级示范企业1家,上云企业已达800余家,已有137 家企业完成规上企业“智改数转”诊断。
达州市经信局副局长 刘江:抓紧实施“智改数转”诊断评估专项行动,我们将遴选100户规上工业企业开展评估诊断,帮助企业制定切实可行的转型方案,今年底前完成60%的规上企业诊断工作。针对本地重点企业量身制定数字化转型路线,引导企业加快生产全流程、产品全周期的“智改数转”,对符合条件的相关企业给予奖补,多措并举,一企一策,力争今年打造20户市级智慧工厂、车间和应用场景示范,引领带动“智改数转”工作向纵深推进。
记者:陈纬 郑俊 大竹融媒 石舒月 开江融媒
视频编辑:殷淇
来源:达州观察
校对:宋丹丹 责编:张罗生 师维 总编:李培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