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达州市纪委监委坚定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市委重大决策部署到哪里,监督督促就跟进到哪里,联动各级纪检监察组织开展常态化营商环境监督工作,推动行政审批、市场配置效率持续提升,为产业高质量发展赋上“加速度”。
作为万达开技术创新中心达州运行主体和达州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的“试验田”,达州产业技术研究院聚焦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负责招引、培育优质项目和企业。前段时间,研究院招引孵化的企业因无法提供有效经营场所,在市场主体登记过程中遇到了瓶颈。
达州高新区纪检监察工委党风政风监督室干部 鲁洋:我们立即实地走访了解,根据研究院的当前情况召集相关职能部门联合商讨,并制定了相关方案。
达州高新区行政审批局根据达州产业技术研究院的实际情况,通过对其下属企业增设商务秘书服务的方式为其量身定制了解决方案,让孵化企业的登记难题迎刃而解。
达州产业技术研究院综合财务部部长 赵秋锦:现在我们引入和孵化的项目、企业只需通过集群注册的方式就能在短时间内办理好登记。
为不断优化全区营商环境,达州高新区纪检监察工委建立了“项目监督秘书”机制,将项目招引和建设纳入政治监督范畴,通过实地调研、现场办公、建立监督清单等方式,对重点项目实行“一周一督查、一月一调度”制度,力促相关单位落实责任,为项目顺利推进营造良好环境。
钠离子电池产业综合项目是达州东部经开区招商引资的百亿级项目,从今年2月签约至今,短短10个月时间,项目就实现了签约、落地、建设。项目的快速推进既得益于场地、水、电、气等要素的全面保障,更离不开该区纪检监察工委对于相关职能部门履职情况的跟进监督。
星空钠电现场施工负责人 葛长治:有了纪工委的现场监督,我们的职能部门积极主动帮忙协调解决了现场的用水用电等问题。我们的办公楼、110KV、35kv变电站正在施工,预计将会在1月28日前完成主体封顶。
当前,达州东部经开区正处于大开发、大建设的重要时期,辖区征地拆迁项目不断“上新”。达州东部经开区纪检监察工委紧盯征迁领域的廉政风险点,加强对关键人、关键事、关键环节的监督检查,推动办事程序进一步规范、工作效率进一步提升、服务意识进一步增强,确保真正做到阳光征拆。今年以来,已收集涉企反映诉求1741个、推动解决1706个,以监督实效保障全区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达州东部经开区麻柳镇纪委工作人员 祝续:我们组建了2个专项督查组,围绕项目建设进度、部门履职作为、安全生产、要素保障、阳光征拆等全方位开展监督检查工作。推动各职能部门履职尽责,全面推进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在宣汉,每月一次的纪检监察入企走访已经成为了惯例。为营造出好的营商环境,宣汉县纪委监委积极落实市纪委监委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安排部署,制定出台了“九条措施”,建立以纪委监委领导班子成员为主体的“亲清专员”制度,组团式挂包联系重大项目、重点企业,下沉园区企业(项目)一线,协调解决企业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宣汉骅龙塑料制品有限公司总经办主任 向军:县纪委每个月都会到我们企业走访,我们有什么问题、困难或者诉求,都可以向他们反映,他们都会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帮助我们解决。
今年以来,宣汉县纪委监委以跟进式监督、管家式服务、在线式护航三项举措为抓手,深入推进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深挖严查营商环境中的违纪违规违法行为。2024年,已走访重大项目(重点企业)12个,收集问题诉求21个,目前已推动解决问题诉求20个,查处损害营商环境问题95人。
达州市宏盛电化有限公司总经理 梁远平:有了县纪委的监督护航,我们企业切实感受到了营商环境有了大的改善。比如在项目申报、行业资格证办理等方面效率提高了很多。
产业是发展的根基,全市纪检监察机关聚焦政策落实、涉企服务、行政审批、监管执法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以务实有效监督举措,持续用力优化营商环境,推动达州产业高质量发展。
达州融媒记者 杨鹰 郑嘉豪 宣汉融媒 编辑 陈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