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市监显担当 平凡已有光——致敬市场监管战线的奋斗者们
2025-05-06 15:09

他们,穿梭在市场摊位,用铁面执法守护人间烟火;他们,俯身于精密仪器,用一丝不苟筑牢安全屏障;他们,奔走于民营企业,用温暖底色成就专业服务……他们就是长期奋战在执法一线的市场监管人员。这群“市监蓝”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只有在平凡的岗位中默默耕耘,以点滴奉献汇聚磅礴力量,成为市场监管服务民生篇章中不可或缺的一笔。

在“五一”劳动节到来之际,让我们走近这些在不同岗位上同样坚守初心的市监工作者们,了解他们的初心与担当。

“金盾牌”助创新

张俊辉的服务初心

“根据你们企业情况,可以申请我们这几个知识产权补助。此外,你们企业最好要形成专门的知识产权规范,创造高价值发明专利,可以参考这些经验……”“谢谢,你们的建议太专业了,我们一定好好参考。”这是4月26日,张俊辉与四川川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的一段对话。当时,市市场监管局开展了“万市兴”助企攀登系列活动,张俊辉作为知识产权发展规划科科长,与同事们一起来到川环公司,为企业做高质量发展指导服务。

而对知识产权相关知识了解得如此细致详实,得到了企业极度认可的张俊辉其实接触知识产权工作不过两年时间。此前,他从事过行政审批、登记注册等多项工作,而令他印象最深刻的是行政审批工作经历。“行政审批是窗口工作,要直接面对来办事的企业、市民,工作做得好不好,别人一下就能感觉到。”张俊辉说。

这段经历让他深刻地理解了为何要做好企业的“娘家人”,也让他将“做好服务”刻进了自己的职场DNA中。带着这颗服务初心来到知识产权科工作后,他紧紧围绕岗位职责,坚持在边学边干中,强化业务知识学习,研究新问题,探索新方法,认真履职尽责,按时保质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围绕达州市“3+3+N”产业布局和关键核心技术研发,他持续做好“达州造”商标品牌培优工程、高价值专利培育工程、地理标志保护工程等工作,成功培育“巴山食荟”“巴山青”“巴山纤子”“巴小虎”“万市兴”等5个区域公用品牌,“巴山食荟”“东柳醪糟”分别获四川品牌培育工程区域品牌、四川品牌培育工程企业。

他一心为企业做好服务,充分发挥财政资金资助引导作用,推动重点产业和关键技术领域专利产业化,做好专利密集型产品备案、专利商标许可备案、科技成果登记备案等工作,深化知识产权强企示范培育,开展重点企业专利盘活专项行动,对行业骨干企业实施梯次培育,成功培育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1家、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5家,四川省知识产权强企3家。建立“政府部门+金融机构+行业协会”为主导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入园惠企”服务模式,不断完善和拓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体系。牵头完成四川省(达州)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实体化运行,全年平台业务受理量达2000件次,组织召开品牌运营、地标保护、多元解纷、海外维权、乡村振兴、转化运用等专项培训会议共计20余次,通过直播销售地标产品总金额超100万元。

“铁算盘”护民生

陈云川的41年价监路

3个部门、5个岗位、41年工作经验……出生于1966年的陈云川已近花甲之年,但他依然坚守在达州市市场监管局价格监管科一线工作岗位上。他总说:“价格工作必须要做好,哪怕是小数点后两位的误差,都关系着群众口袋里的真金白银。”就像他说的一样,这41年的时间里,他先后在市物价局、市发改委、市市场监管局等部门任职,用扎实的专业素养、严谨的工作作风踏踏实实地做好了一件工作——“价格”。

“价格无小事,枝叶总关情。”陈云川始终把保障民生价格稳定、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因此,他始终活跃在价格监管的一线中。来到市市场监管局价格监管科工作时,他已经年过半百,却没有错过一次价格领域相关的专项行动。六年时间,他带队开展价格专项检查80余次,线索移交和交县局核查并处理的价格违法案件20余起,涉案金额800余万元,其中全市罚没款在百万元以上的大要案有4件都存有他的身影和声音。在疫情防控、国家法定节假日、公务员招考等特殊时间节点,他更是深入商户开展明察暗访、价格巡查、提醒告诫,将“保供稳价”落地。

“价格监管工作既要尊重市场供需规律,又要避免商家哄抬价格,影响群众正常生活。”陈云川说,这对价格监管工作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即使从事价格监管工作多年,陈云川始终没忘记理论学习。不仅系统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明码标价和禁止价格欺诈规定》等法律法规,以及国家和省、市关于价格监管的政策文件,并对不同领域的规定进行明细分类,达到了对价格监管的各项业务流程和工作要求了如指掌。他还密切关注国内外价格领域的新动态、新问题,积极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的经验做法,不断拓宽自己的视野和思路。

“尽管我要退休了,但我希望能站好最后一班岗,让更多市民放心消费。”陈云川说。

“红纽带”聚先锋

张仕越的青春答卷

2022年,26岁的张仕越来到达州市市场监管局党建办工作。在党建办工作后不久,张仕越和同事们就接到一项重要工作:要在市场监管部门打造特色党建品牌,让党建品牌引领新矩阵,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进行深度融合。这不是一项轻松的工作,而是这位当时仅有3年多工作经验的小姑娘用努力和汗水,与同事们一起交出了一份亮眼的青春答卷。

高质量发展,需要高质量党建引领。何为高质量党建?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张仕越的心中。于是,她与同事们一起走上了探索之路。在党建办的共同推动下,达州市市场监管局创建“党建315”品牌,实施红色领航、金色服务、蓝色攻坚、绿色守护、青色育廉“五色”工程,构建“1+N”党建品牌引领新矩阵,市市场监管局连续4年获机关党建工作先进集体。立足“万市兴”综合服务平台,组建党建大联盟,统筹10余家职能部门优势资源,构建“联盟-团-分团-队-党员”五级联动服务机制,全年为企业服务5301户、提供上门服务300余次、解决难题400余个、办件量超1.9万件,实现从“单打独斗”到“攥指成拳”的集聚效应。

张仕越将那些日日夜夜流下的汗水,加班加点看过的资料汇聚成了“党建大联盟”经验材料,作为破解党建与业务工作“两张皮”典型案例被省直机关工委采用推介。

对于张仕越来说,这份认可只是做好党建工作的起点,而不是终点。她和同事们继续探索着高质量党建之路:作为支部宣传委员,她积极推进“五学”活动(利用“学习强国”线上学 举办“市监讲堂”集中学、分享“典型事迹”对标学、开设“青年夜校”精准学、打造“情景课堂”生动学),让主题党日活动从会议室搬到了社区企业。她与同事共同组织开展“五新(星)季赛(晒)”。每年评选中流砥柱型、勤学奋进型、精业笃行型“三型”优秀干部,大力营造“事争一流、唯旗是夺”的浓厚氛围。结合“三八”“五四”“七一”“重阳”、新年等节日,开展“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重振重塑、奋进有我”“致敬芳华、薪火相传”等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不断放大“党群共建”的聚合效应。

“显微镜”探真章

市检测中心的精度探索

在厂房车间里抽样,在计量器具前检定,在电子显微镜前俯身……这就是达州市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工作人员年复一年的日常工作,看似不起眼,却关系着我们的日常生活是否依然“精确无误”。

近年来,为服务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市检测中心结合我市“3+3+N”现代产业集群发展规划,以“国家天然气化工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国家玄武岩纤维产品质检中心、四川省苎麻产品质检中心”三个中心建设为抓手,着力解决产业发展中的标准、计量、检测难题。与中石油天然气研究院共同筹建“四川省天然气产业计量测试中心”;成功申报省市级科研项目15项,其中科研项目“多点吸附型高效金属酸洗缓蚀剂的合成与应用”荣获2023年度“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超耐蚀玄武岩纤维制备与性能提升关键技术”获2024年度中国腐蚀控制技术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玄武岩纤维浸润剂配方技术与应用”获2023年中国发明协会二等奖,“多点吸附型高效金属酸洗有机缓蚀剂的合成与应用研究”荣获2021年度达州市科技创新一等奖,“玄武岩纤维专用浸润剂研发及应用”获得2022年度达州市科技创新一等奖,参与制定天然气、玄武岩纤维等12项国家标准的起草、修订工作,取得发明专利19项,为我市天然气产业、玄武岩纤维产业、苎麻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检验检测力量。

在过硬的检测实力之外,市检测中心还坚持全心全意服务群众。以“围绕中心、建设队伍、服务群众”为宗旨,市检测中心由技术骨干组成服务先锋队免费提供检验技术服务,并全面贯彻落实上级减免政策,按收费标准的50%收取计量检定、产品质量检验费用,仅2023年一年就提供免费检测服务381次,减免费用约100万元。也因此,市检测中心荣获2024年达州市五一劳动奖状。

来源:达州市市场监管局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发表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我司立场
0
评论(0)
收藏
最  新  内  容
相  关  推  荐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