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5日是WHO第17个“世界手卫生日”,今年的主题是“合理使用手套,时刻牢记洗手”(It might be gloves. It's always hand hygiene)。
在经历新冠疫情后,人类对健康防护的认知更加深刻:一双干净的手,不仅是个人健康的防线,也能为他人筑牢安全屏障。
我们的双手每天接触无数物品表面,从门把手到手机屏幕,从快递包裹到公共交通工具……看似洁净的环境中,可能潜藏着细菌、病毒等病原体。科学研究表明:
✦80%的常见感染(如流感、腹泻、结膜炎等)通过手部接触传播;
✦正确洗手能减少30%-50%的腹泻类疾病和20%的呼吸道感染风险;
✦医护人员规范手卫生可降低40%的院内感染发生率。
一双未清洁的手,可能成为疾病的“隐形传送带”。而用肥皂(洗手液)和流动水洗手20秒以上,就能有效清除病原体,堪称最经济的“健康疫苗”!
洗手不是“冲一下”就好!疾控专家推荐“七步洗手法”,科学清洁手心、手背、指缝、指尖等易藏污纳垢的部位:
内:掌心相对,揉搓掌心;
外:手心对手背,交叉揉搓;
夹:掌心相对,十指交叉揉搓指缝;
弓:弯曲手指关节,在掌心旋转揉搓;
大:握住大拇指旋转揉搓;
立:指尖在掌心揉搓;
腕:旋转揉搓手腕。
注: 洗手至少20秒!若无流动水,可用含酒精的免洗手消毒液替代,但揉搓步骤和时间同样关键!
手套不是“万能护盾”:手套仅是防护措施之一,无法完全替代手卫生。即使戴着手套,接触患者或污染物后,仍需立即摘除手套并洗手。因为手套可能出现破损,或在操作过程中不当使用等导致病原体残留 。
健康无小事,双手护安康。从今天起,认真对待每一次洗手,让这个微小却关键的习惯,成为你抵御疾病的第一道盾牌。
来源:万州疾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