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从学子到村助:一位“定制村官”的基层淬炼之路
2025-05-24 15:31

从实习村委会主任助理到

村党支部书记助理

今年24岁的达州东部经开区

福善镇关家村后备力量

周乐滋在两年间

完成了从“象牙塔学子”到

“群众贴心人”的蜕变

她的成长轨迹折射出

新时代青年与乡村振兴的“双向奔赴”


千名学子中的“乡村逐梦人”

周乐滋的基层之路,始于一项特殊的人才计划。2018年,达州市启动“千名学子定制培养计划”,定向为基层培养后备力量。彼时就读于达州职业技术学院的周乐滋主动报名,通过选拔成为乡村振兴课程班的一员。

实习初期,周乐滋便展现出奋勇争先、吃苦耐劳的劲头:跟随老支书认门认人,森林防火期天还未亮就上山巡查,帮留守老人代办医保手续,为受灾群众申请冬春生活救助……这些经历让她迅速摸清了村情,也让村民记住了这个“爱记笔记、嘴甜腿勤”的姑娘。“实习不是走过场,300多天的‘实战’让我真正读懂了基层工作的温度与力量。”周乐滋说。

周乐滋给村民发放森林防灭火宣传单

当好群众身边的“多面手”

2023年7月毕业后,得组织信任,周乐滋被正式派往福善镇,成为关家村党支部书记助理,从“实习生”到村级后备力量的身份转变,她肩头的担子更重了,但她早已做好准备:“实习时是‘跟着干’,现在要‘领着干’,必须更主动、更专业。”

在低保调查入户工作中,某村民因不符合低保条件,情绪激动,当面质疑调查不公。周乐滋闻信而动,带着政策文件三上门,既讲政策“硬度”,也突出沟通“温度”,最终化解了矛盾。低保评定关乎群众切身利益,近一年来,周乐滋参与完成全村10余户低保户的动态核查,实现“应保尽保、应退尽退”。

周乐滋给村民宣传医保政策

解码新时代基层人才“成长密码”

周乐滋的成长,正是达州“千名学子定制培养计划”的一个缩影。该计划通过“定向招生、定制培养、定点就业”模式,将课堂教学与基层实践深度融合,截至目前已为全市乡村输送百余名后备力量。他们带着专业知识和创新思维下沉一线,既缓解了基层人才短缺问题,又为乡村振兴注入“年轻血液”。

从实习助理到支部书记助理,从“跟着学”到“主动干”,周乐滋的基层之路见证着定制培养人才的成长轨迹,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的担当与奉献,正如她在工作日记中写道的:“基层是最好的课堂,群众是最好的老师。”当下,越来越多的“小周”带着知识与热忱扎根乡土,在这片他们热爱的土地上挥洒青春汗水,达州乡村的广袤田野上,正孕育着更加蓬勃的希望。



来源 | 区党群工作部
编辑 | 赵柳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发表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我司立场
0
评论(0)
收藏
最  新  内  容
相  关  推  荐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