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长5.6%!2025年上半年四川GDP公布
今日
四川省统计局发布
2025年上半年四川经济数据
上半年全省经济运行稳中有进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
2025年上半年
四川地区生产总值为31918.2亿元
按不变价格计算
同比增长5.6%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963.3亿元,同比增长3.2%;第二产业增加值11111.5亿元,增长5.3%;第三产业增加值18843.4亿元,增长6.0%。
一、农业生产稳步提升
初步统计,上半年,蔬菜及食用菌产量同比增长3.4%,水果产量增长6.4%,茶叶产量增长5.2%。水产品产量94.5万吨,增长5.2%。
二、工业生产稳中有进
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94.7%。
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9%;股份制企业增长6.6%,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18.1%;私营企业增长4.3%。
分行业看,41个大类行业中有35个行业增加值实现增长。其中,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1.0%,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17.8%,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15.6%,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10.5%。
从主要工业产品产量看,天然气产量同比增长11.5%,发电量增长4.0%,智能手表增长99.2%,工业机器人增长63.1%,锂离子电池增长50.8%,汽车增长35.0%,液晶显示屏增长29.2%,集成电路增长14.0%。
高技术产业加快发展。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1%。其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2.2%,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增长14.7%。
1—5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9887.8亿元,同比增长3.1%;实现利润总额1363.3亿元,增长7.0%。
三、服务业较快增长
上半年,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0%。其中,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2.4%,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10.9%,批发和零售业增长7.1%,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6.5%,金融业增长4.6%。
四、投资总体平稳
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2.7%。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6.5%;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0.8%,其中工业投资增长10.9%;第三产业投资下降1.4%。
从房地产开发看,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6.5%,商品房施工面积下降12.3%,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下降6.8%。
五、消费品市场回升向好
上半年,全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160.2亿元,同比增长5.6%。
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1471.0亿元,同比增长5.5%;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689.2亿元,增长5.9%。
按消费形态分,餐饮收入1935.0亿元,同比增长3.9%;商品零售12225.2亿元,增长5.8%。在商品零售中,限额以上企业(单位)通过互联网实现商品零售额1083.9亿元,增长22.5%。
从热点商品看,限额以上企业(单位)通讯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50.8%,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20.2%,金银珠宝类增长19.0%,粮油、食品类增长13.1%,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10.6%,饮料类增长8.5%,化妆品类增长8.5%。
六、税电指数处于景气区间
上半年,全省经济景气度税电指数为103.4,其中,生产指数为102.9,销售指数为104.0。
总的来看,上半年全省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持续回升,经济运行稳中向好,但外部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仍然较多,市场需求仍待提振,行业、企业发展分化仍然较大。
注:
1.地区生产总值及分产业增加值增速按不变价格计算;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及其分类项目增速按可比价计算。
2.经济景气度税电指数由国家税务总局四川省税务局提供。
3.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何长华前往庙坝镇宣讲市委五届十次全会精神并督导安全生产、文旅融合发展等当前重点工作
近日,县委副书记、县长何长华前往庙坝镇宣讲市委五届十次全会精神并督导安全生产、文旅融合发展等当前重点工作。他强调要全面落实市委五届十次全会精神,以高度政治自觉和强烈使命担当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落实,为打响“巴风賨韵·安逸达州”文旅品牌贡献更多大竹力量。
在国家4A级旅游景区渔人部落和省级旅游度假区欢喜坪,何长华与企业负责人亲切交谈,听取景区在旅游项目规划布局、游客接待能力提升等方面的情况,并宣讲了市委五届十次全会精神。何长华指出,要深刻领会市委五届十次全会精神实质,将全会精神贯彻到实际工作中,庙坝镇要持续擦亮“天府旅游名镇”金字招牌,提质做优欢喜坪-渔人部落精品组团,不断丰富旅游业态,推动文化旅游产业持续高质量发展。渔人部落风情园和欢喜坪旅游度假区要充分发挥各自在旅游资源、旅游开发、运营管理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围绕创建全国旅游度假区这一核心,走错位发展、抱团发展之路,共同提升区域旅游的整体竞争力和核心吸引力,打响“心满意足·自在大竹”文旅品牌,让休闲度假成为大竹文旅的特色招牌。
在欢喜坪旅游度假区,何长华还详细了解了反馈曝光的安全隐患问题整改工作,听取有关负责人情况汇报。他强调,企业要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将反馈的问题逐条梳理,建立整改台账,明确整改时限、责任人,举一反三,确保每一个隐患都能得到有效解决。要完善长效管理机制,定期开展安全检查,从源头上防范安全风险,严格执行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特别是要加强安全培训和应急演练,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确保为游客提供安全、舒适的旅游环境。
大竹:“稻虾虾”共住一个家,实现“一田三收”
自我县推进“两虾一稻”综合种养模式以来,农户收入显著提升,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已然成为乡村振兴的新亮点。眼下,是今年第二季“高温虾”的收获旺季,随着这些膏满肉肥的“高温虾”鲜活上市,填补了夏季供应空档,丰富了百姓餐桌,也鼓起了虾农的钱袋子。
清晨天刚蒙蒙亮,观音镇稻虾养殖基地已热闹起来,村民们熟练地打捞起提前下好的捕虾笼,将这些刚离水的小龙虾火速地送往分拣处,经过大小分级、精准称重,整齐码进冷链车,按订单奔向各地商超。
大竹县虾多多家庭农场负责人 首小东:我们流转了440亩农田,发展稻虾产业。现在实行“一季稻两季虾”,这一季高温虾预计每亩能收150 斤左右,亩产值 3000 余元,主要销往成都、重庆等地,按照现在的种养模式比传统种植水稻每亩增收4500元左右。
这第二季“高温虾”,藏着稻虾综合种养的有机密码。第一季虾捕捞后,农户们抢时整田插秧,等稻苗长到 30 公分,就精准投下虾苗。1个多月里,虾苗在稻荫下啃杂草、吃害虫,排泄物还能肥田,稻虾互相 “搭台”。到 7 月初,这些体态饱满的 “高温虾”便陆续被捕捞上市,填补夏季供应空档,让稻田在水稻丰收前先迎来“第二重丰收”。
大竹县水产发展中心高级农艺师 蒋顺宾:稻虾共作是一种生态循环模式,稻田为小龙虾提供栖息地,小龙虾的排泄物可以用来肥田。我们推广“一季稻两季虾”模式,在栽种水稻时预留1米左右的投喂区和起捕通道,在秧苗生长到30公分后投放虾苗,7月初就可以陆续捕捞成品虾。这种模式养殖周期紧凑、亩均收益高,实现“一田三收”,资源利用更高效。
近年来,大竹县立足 “农业出彩” 发展思路,创新推出 “平坝稻油小龙虾” 产业模式,依托川东平行岭谷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大力推进稻虾综合种养。如今,全县稻虾综合种养面积已突破 3 万亩,“一季稻两季虾” 的科学种养,实现了 “一田三收”,为乡村振兴持续注入强劲动能。
大竹县委农办专职副主任 谷亮:今年,我们积极发展“一季稻两季虾”稻虾综合种养模式,新增稻虾共生二季虾养殖面积5000余亩,新增产量达80万斤。接下来,我们将不断强化政策、人才、技术、保险、市场保障、做大养殖规模,延长产业链条,加强品牌建设,提升稻虾产业综合效益。
手机报投稿QQ群524762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