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大竹:“苦枳壳”结出“致富果”
2025-07-26 08:00

苦涩的枳壳,如何成为乡村振兴的“金钥匙”?大竹县深挖特色中药材潜力,以枳壳种植为支点,延伸产业链条,让昔日的“苦药材”成为带动农户增收的“甜蜜产业”,铺就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盛夏时节,走进大竹县石子镇雨坛村枳壳种植基地,连片的果树舒展枝叶,饱满的青果在阳光下泛着光泽。村民们指尖翻飞,将果实收入筐中,运输车往来穿梭,一派丰收景象。

绿佳源农业专业合作社 吴小兵:我们基地种植枳壳300余亩,亩产2000余斤,今年产值可达100余万元。

这味入口苦涩的药材,经过加工却能焕发经济活力。在四川财拓农林科技公司的标准化车间内,自动化生产线高效运转,新鲜采摘的枳壳经过分级筛选、精准切割、恒温烘干等工序,完成从农产品到中药材的华丽转身,附加值显著提升。

四川财拓农林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陈仁亮:今年枳壳订单量鲜货1200吨左右,干货300吨,总产值在400万元左右。我们主要生产出的产品销往安徽亳州、河北安国。

大竹县天城镇探索出多元化发展模式,通过“大户引领 + 农户参与”扩大种植规模,推广“枳壳 + 玉米”套种技术实现立体增收,依托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从田间种植到工厂加工,从初级产品到衍生开发,枳壳产业形成完整闭环,既鼓了村民钱包,更激活乡村发展的“一池春水”。

大竹县天城镇党委副书记 镇长 张竹秀:全镇建立了4个枳壳基地,面积约1200亩,利用本地规上企业进行深度加工,带动周边群众就业300余人,人均增收1500元。

目前,大竹县有9个乡镇发展枳壳种植3500亩,年产值达1500万元。这颗承载希望的“致富果”,正让乡村振兴的甜味浸润更多百姓生活。



达州融媒记者:魏磊 姚兰 孙婵

大竹融媒 吴松 袁逢骏

视频编辑:唐艳

主编:罗敏 责编:李杏 审核:李小平 编辑:师维


■达州融媒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发表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我司立场
56
评论(0)
收藏
最  新  内  容
相  关  推  荐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