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饮料里的“对羟基苯甲酸酯”,到底是个啥?
2025-07-28 16:40

炎炎夏日,冰爽的饮料成了很多人的“续命水”。但你有没有注意过饮料配料表中一个绕口的名字——“对羟基苯甲酸甲酯钠”或“对羟基苯甲酸乙酯钠”?

这些一听起来就是化学品的东西,为什么会出现在饮料里?对健康有危害么?今天小编就来跟你聊聊。

它们是一类“防腐剂”

先划重点:对羟基苯甲酸甲酯钠和乙酯钠是对羟基苯甲酸甲酯和乙酯的水溶性钠盐形式,它们是一类人工合成的防腐剂,同属于对羟基苯甲酸酯(也称“尼泊金酯”)防腐剂家族。

饮料(尤其是果蔬汁类、碳酸饮料等)含有水、糖和水果成分,在夏天高温环境下很容易滋生细菌、发霉变质。

对羟基苯甲酸酯能够破坏微生物的细胞结构,阻止微生物生长繁殖,从而有效地延长饮料的保质期,因此常被用作果蔬汁等饮料产品的防腐剂。

对羟基苯甲酸酯家族常见的成员有甲酯、乙酯等,它们常常出现在饮料的配料表上,作用都是“保鲜”。

事实上,对羟基苯甲酸酯类防腐剂不仅在饮料中常见,在酱油、果酱、糕点等其他类型食品中也可能会用到。

它们对健康有危害么?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以及欧洲药品管理局(EMA)等权威机构均认为,常规剂量的对羟基苯甲酸酯防腐剂对健康没有明显危害。

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对它们的使用量有严格规定,允许其在有限的食品种类(包括部分类型的饮料)中限量添加。

正规渠道购买的饮料中添加剂的含量都在安全范围内,普通人群正常饮用不必过于担心健康危害。

如何科学看待饮料中的防腐剂?

关于防腐剂,很多人会担心对健康“有害”,但其实:

脱离剂量谈危害不科学。国家食品安全标准中允许使用的添加剂,都经过充分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标准限量内的添加量对人体健康几乎没有影响。

防腐剂的存在,本质是为了保证食品安全。没有防腐剂,果蔬饮料等将更快变质,反而增加健康风险。

当然,饮料终究是“饮品”,不能替代水。夏天想解渴,白开水、淡茶水是更健康的选择;偶尔喝瓶冰饮料解解馋,也不用因为看到“对羟基苯甲酸X酯”就焦虑哦。

总之,认识它们、了解它们,就能更理性地看待夏日里的这份“清凉”啦~



来源:四川疾控

主编:罗敏 责编:李杏 审核:李小平 编辑:杨珊珊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发表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我司立场
14
评论(0)
收藏
最  新  内  容
相  关  推  荐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