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达州市立足本地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多元产业齐头并进,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铺就了一条富民增收的特色发展之路。
在开江县任市镇黄茅坪村,650余亩枳壳经三年精心培育,于近日迎来首次丰收。走进黄茅坪村枳壳产业园,翠绿饱满的果实挂满枝头,独特的清香在山间弥漫。农户们穿梭林间,熟练地采摘果实、装入背篓,丰收的喜悦写在每个人的脸上。
开江县任市镇黄茅坪村民 戴光春:我们把土地流转到村上,然后种上枳壳,很不错的,我们在里面打点零工,平均下来一天也有百把块钱左右,一年下来也有三四千块钱。
枳壳作为理气类中药材,常用于治疗胃胀气、便秘或腹泻等病症。黄茅坪村将枳壳产业作为发展重点,通过 “村集体 + 公司 + 农户” 模式,推行 “枳壳 + 粮油作物” 复合种植,既盘活了土地资源,又实现了产业多元发展。
开江县任市镇黄茅坪村驻村第一书记 陈波:我们村的枳壳产业不仅为村集体和公司带来了收益,同时带动了农户就近务工,农户人均也能增收2000多元。
近年来,任市镇紧扣 “秦巴药乡” 产业定位,深挖本地资源潜力,通过土地流转、引入专业经营主体等举措,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建成多个规模化种植基地。
开江县任市镇副镇长 于红:任市镇将以三星级“秦巴药乡”建设为抓手,持续做强以珍珠为主导、枳壳为特色,石菖蒲、银杏等多元发展的中药材产业格局,不断推动中药材产业规模化发展,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
在乡村振兴的时代答卷中,产业振兴是破题关键。达州高新区金垭镇积极探索 “企业+村集体+农户” 多元股份合作模式,不断提升肉兔养殖标准化、规模化、智能化水平,让“兔经济”成为乡村致富的特色引擎。
2016年,达州市臻丰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在金垭镇金山村流转土地60亩,修建了臻丰生态农业养殖场,主要养殖种兔和肉兔。为进一步做大做强特色产业,金山村还利用相关奖补资金,对养殖场扩能升级。
达州市臻丰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 夏先梅:目前我们正在进行养殖场升级改造,预计扩展规模达到40栋养殖大棚。升级完成后,在市场需求保持稳定的情况下,年出栏商品兔可达100万只以上,年产值预计4000万元,带动更多周边群众实现就业增收。
从开江县任市镇的枳壳丰收,到达州高新区金垭镇的“兔经济”蓬勃发展,达州特色产业多点开花,不仅丰富了产业业态,更让群众在产业发展中获得实实在在的收益,为乡村振兴写下了生动注脚。
达州融媒记者:杨鹰 谭诗琦 王楠鑫 开江融媒
视频编辑:殷淇
主编:罗敏 责编:李杏 审核:李小平 编辑:师维
■达州融媒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