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发展格局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引领下,达州立足区位优势与资源禀赋,坚持“大抓工业,重抓制造业”,创新谋划“双园驱动”战略,扎实开展工业园区三年提升行动,全市“2+7”园区竞相发展,形成能源化工、新材料、农产品加工、轻纺服饰、智能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3+3+N”重点产业集聚发展格局。
大项目是高质量发展的脊梁,也是园区发展的“生命线”。在宣汉,入驻四川达州普光经济开发区半年的盛朝聚华年产百万吨级钾盐钾肥开发利用(一期)项目正快速推进,该项目以普光硫磺为原料,集化工、化肥、复合肥等大型化工综合运用。三期项目全部建成后,年产值可达70亿元,实现利税3.5亿元,不仅能带动上下游产业高效协同发展,更将为地方经济增长和高新技术产业升级提供有力支撑。
四川盛朝聚华钾盐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 张虎成:目前,我们项目一期高塔复合肥生产线已完成95%施工进度,现在正在进行生产线的设备调试和钢结构厂房安装。我们现场有10多个工种共计150余人,在确保施工安全的前提下,全力以赴赶工期、抢进度,确保8月底投产。
工业园区是宣汉经济发展的主阵地,是实现“百强晋位、冲刺千亿”目标的核心支撑。宣汉普光经开区精准聚焦能源化工、先进材料等主导产业,招引入驻企业141家,其中117家顺利投产,形成了特色鲜明、动能强劲的产业发展格局。
主抓特色产业链,是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渠县,作为省市重点产业项目—中顺洁柔(达州)纸业不仅创下了渠县工业史上投资规模最大、建设速度最快、技术含量最高等多项纪录。在政府部门的推动下,利用竹浆纸一体化项目的资源和技术优势,有力带动包装纸、文化用纸、特种纸等关联产业发展,打造西部地区最大高档生活用纸生产基地和唯一制浆基地。
渠县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 曹章斌:我们将坚定新型工业化主攻方向,持续抓好平台升级、产业聚集、要素配备、服务提质,不断提升园区综合承载能力。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加快构建“链主企业牵引+链条补全+集群发展”的发展格局,全力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为全市“冲刺3000亿”作出更大贡献。
为服务好工业企业,达州积极探索创新,针对百亿级重大项目,搭建由市领导担任组长的项目推进工作专班,同时深入开展“千名干部助企业强帮扶促发展”行动。在达州东部经开区,助企干部锚定企业需求,把为企纾困、助力企业成长作为首要任务。通过政企“一对一”精准服务,构建起“亲”“ 清”新型政商关系,为企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达州东部经开区产业发展局副局长 王华琼:我们将秉承“一切围绕企业、一切为了企业、一切服务企业”的理念,建立健全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机制,竭力打造“一站式、集成式”企业之家。一以贯之抓好安全生产、生态环保等底板底线工作,护航园区高质量发展,力争全年工业产值破300亿元、增加值增速25%以上。
在提升工业园区行动中,达州还出台加快工业恢复增长“8条”措施,以提升效率与优化服务为核心,两年多时间内,达州已吸引了10个百亿级先进制造业项目相继落地,构建起“3+3+N”现代产业体系,为达州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达州融媒记者:杨鹰 刘强 各县市区融媒
视频编辑:唐艳
主编:罗敏 责编:李杏 审核:李小平 编辑:庞岚月
■达州融媒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