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达州遭遇持续晴热高温天气,土壤墒情快速下降,玉米、水稻等秋粮作物及蔬菜生长面临“烤”验。农业系统迅速行动,以提灌设施为支点,科技服务为抓手,织密抗旱保供防护网,全力守护田间地头的丰收希望。
在通川区江陵镇大寨梁村,新修建完成的大河沟堰提灌站正有条不紊运行,潺潺流水通过管道,精准输送至山间的蓄水池,为正在生长的高粱、水稻等农作物注入“活力”。
大寨梁村地处丘陵山区,农田大多位于半山腰地带,取水落差较大。提灌站建成后,灌溉面积覆盖1000余亩,为当地的150余户村民农业生产提供了稳定的灌溉用水。
通川区江陵镇大寨梁村村民 杜善述:政府给我们配套了提灌设施,打开阀门,田头地头就能用水,也很方便。农作物不受损失,我们收益大大提高。
当前,农作物生产处于关键期,充足的水分供给成为保障农业丰产的重要前提。当地农业部门组织开展提灌站检修保养、机具保障供给、机手操作培训,指导农户开展抗旱浇水等作业,保障农田灌溉,改善土壤墒情。
通川区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 谭华强:我们积极争取省市资金,新改建40余座提灌站,目前总共有农机提灌站120余座,提水控灌面积达到5万余亩。我们还组织区、乡两级农技人员、提灌站机手和村级农机指导员,成立农机抗旱服务小分队,开展提灌站设施检修保养和提水抗旱保春耕栽插攻坚战,确保粮食生产安全和稳产增收。
针对当前高温天气带来的不利影响,农业部门指导农户加紧抢收快管作业,并通过梯次种植、利用科技手段加强管护等方式,保障蔬菜生产和市场供应。
在达川区双庙镇蔬菜种植基地的大棚内,菜农对刚移栽好的辣椒、茄子等种苗进行管护,确保每一株定植种苗都能喝饱水。同时,依托基地内大数据分析服务平台,实时采集智慧温室棚内各项数据,及时调节蔬菜生长环境,确保生长态势良好。
达川区天志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李建平:我们采取错峰、阶梯种植蔬菜的方式,保证蔬菜能源源不断地供应市场。同时,我们利用大数据平台,实时监控土壤湿度等数据,合理管控蔬菜生长情况,确保不会因高温天气影响蔬菜生产率,满足市场需求。
达州融媒记者:洪枫 郑俊 达川融媒
视频编辑:陈仕娟
主编:罗敏 责编:李杏 审核:李小平 编辑:庞岚月
■达州融媒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