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的水、电保障是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前提,也是地方政府优化营商环境、兑现招商承诺的基础体现。在达川产业新区,企业入驻政府建设的标准厂房虽已投产近一年,却仍未能接入永久性用电,只能依靠临时施工用电艰难维持日常生产。
自投产以来,两家企业频繁遭遇停电、电压不稳等问题,这些问题已成为常态,不仅导致用电设备频繁损坏,还严重制约了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经营成本控制。用水难题同样让企业和员工苦不堪言。暗访组现场发现,厂房一层的公共厕所因长期缺水已废弃不用;而员工宿舍楼三层及以上楼层,水压严重不足,时常断水,迫使员工不得不在外租房居住,生活极为不便。
标准厂房作为承接产业项目的重要平台,水电保障本该是企业入驻的前提,应在企业入驻前便规划到位。然而,对于两家投产企业的水电保障问题,企业多次向有关部门反映,却始终未获明确答复。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与企业厂房同处标准厂房区域的达川产业新区管委会办公楼,却早已接通永久性用电,三楼及以上楼层用水充足,与企业的“水电困境”形成鲜明对比,一边是企业“望电忧愁”“望水兴叹”,另一边是管理部门“水电无忧”。对于临时施工水电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的突出问题,管委会对企业的困境“心知肚明”,但问题久拖不决,始终没有实质性进展。
企业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招商引资,“引进来”只是第一步,“服务好”才是真功夫。优化营商环境非空谈,需落实于每个问题的解决之中。
来源:达州融媒
主编:罗敏 责编:李杏 审核:李小平 编辑:师维
■达州融媒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