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宣汉农业发展蓬勃向上 乡村振兴尽显活力
2025-10-09 15:11

宣汉县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标,大力发展特色现代农业。从稻浪翻滚的胡家“稻鱼综合种养”基地,到现代化的大成“蜀宣花牛”养殖园区,一幅“粮仓满、百姓富、产业兴”的壮美画卷正在宣汉的田野上徐徐展开。

金秋十月,稻穗飘香。在胡家镇鸭池村稻田养鱼基地,只见成片的稻田稻穗金黄,稻浪翻滚,空气中弥漫着丰收的喜悦。胡家镇鸭池村种植大户袁军驾驶着农机设备在田间穿梭,收获颗粒饱满的稻谷。

丰收的喜悦,洋溢在袁军的脸上。他兴奋地说:“今年种了300亩水稻,由于天气比较好,水稻长势喜人,预计每亩稻谷收成要比去年增加50斤左右。水稻收获后,稻田里养的鱼膘肥体胖,还可以增加一份收入。”

胡家镇是宣汉县千亩高产水稻示范片之一,以“稻鱼共生、一水双收”为核心,利用高标准农田发展“稻鱼综合种养”3500亩,实行生态化、绿色化、科学化种养模式,不仅让水稻亩产稳中有升,田中的生态鱼更是成为村民增收的“活资产”。

面对记者,胡家镇鸭池村党委书记、主任冯涌兴奋地说:“鸭池村又是一个丰收年,今年稻鱼综合种养3500亩,可以收水稻350万斤、鱼105万斤,跟去年相比增产10%。”

在胡家镇鸭池村见证了金色稻浪的丰收喜悦后,记者马不停蹄地来到大成镇的牧场,去探望宣汉的另一张特色产业名片。作为“蜀宣花牛+优质牧草”现代农业园区核心区,牛产业的发展更是为宣汉农业增值添彩。

走进位于大成镇的宣汉县锦宏蜀宣牧业有限公司肉牛养殖大棚内,只见一排排标准化牛舍整洁有序,自动化监测设备正实时监测,撒料车匀速行驶,将新鲜牧草精准送到各个食槽,整个养殖场尽显现代化气息。

“我公司年出栏蜀宣花牛在1500多头,年收入在3000多万元。”宣汉县锦宏蜀宣牧业有限公司技术员杨仕云介绍,公司采用全机械化养牛,利用发酵床养殖新技术,解决养殖环境问题。同时选用自动化监测设备,针对PM2.5、温度和湿度等方面进行实时监测,实现高效、智慧养牛,切实节省人工、增加收入。

大成镇持续对蜀宣花牛产业延链补链,实现牧草本地化、养殖科技化、加工精细化,并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带动周边群众种植优质牧草、发展肉牛养殖,持续擦亮“蜀宣花牛”金字招牌。目前,该镇有规模牛场36家,年存栏1.5万头,年出栏1.3万头,年产值达2.6亿元。

宣汉是农业大县、产粮大县。近年来,立足农业资源禀赋,紧扣“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核心主题,聚焦“粮油、生猪”两大主导产业,围绕“牛、药、果、茶、菌”五大特色产业,不断完善功能配套,健全农业服务机制,有力推进了全县农业产业发展。2025年,全县粮食播种面积预计达155万亩,总产量约62万吨,其中水稻种植面积达51万余亩,总产约26万吨;年繁育蜀宣花牛约10万头。




来源:宣汉发布

主编:罗敏 责编:李杏 审核:李小平 编辑:宋丹丹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发表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我司立场
44
评论(0)
收藏
最  新  内  容
相  关  推  荐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