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渠县:柑橘“穿衣”忙 颜值身价双提升
2025-10-11 09:00

眼下正值柑橘管护关键期,在渠县,农户们忙着为柑橘套袋。这层薄薄的“外衣”,不仅藏着柑橘颜值提升、身价上涨的“增收密码”,更让村民实现家门口务工增收。

走进渠县临巴镇云丰社区柑橘种植基地,千亩橘林里一派忙碌景象:农户们正细心为每颗饱满的柑橘“穿”上白色纸袋,指尖翻飞间,一个个果实便有了专属“防护衣”。

纸袋一套,土地“活”了、收入“涨”了。村民的收益里,既有土地流转的“固定红包”,又有基地务工的“月薪收入”,昔日撂荒地如今成了实打实的“聚宝盆”。

渠县临巴镇云丰社区村民 陈学芬:我们这段时间天天都在这个果园做活路,给耙耙柑套袋,60块钱一天,中午我们还要吃一顿。

渠县临巴镇云丰社区村民 杨英:我屋里有4亩地包给老板,一亩200块钱,每年收入800块钱。我们也来做活路,老板赚钱,我们也赚钱。

这看似普通的纸袋,实则是柑橘的“品质保镖”:能隔绝风雨病虫侵扰、挡住强光灼伤果皮,让柑橘保持光洁品相与清甜口感,“普通果”升级为“精品果”。

渠县临巴镇云丰社区柑橘基地负责人 陈虎:现在果子成熟期,每天的务工人员大概就是七十至八十人左右。现在主要是做套袋,套袋的目的是防虫防害以及今后销售果面的光泽。

渠县是柑橘种植大县,常年种植柑橘11万亩。如今,“套袋技术”这把钥匙,正精准打开品质升级与农户增收的双重大门。从临巴镇的千亩橘林到全县的连片果园,白色纸袋里的“品质革命”已悄然铺开,让渠县柑橘在市场上凭“颜值”吸睛、靠口感留客,溢价空间不断提升,成为渠县以特色农业激活乡村振兴活力的生动注脚。




达州融媒记者:田蓉 渠县融媒 王璐

视频编辑:冯秋实

主编:罗敏 责编:李杏 审核:李小平 编辑:宋丹丹


■达州融媒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发表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我司立场
80
评论(0)
收藏
最  新  内  容
相  关  推  荐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