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达川区遭遇暴雨、大风等极端天气突袭,部分道路出现土石塌方、水沟堵塞、树木倒伏等险情。达川区公路服务中心以“汛”为令、迅速响应,全员顶风冒雨开展道路巡查与抢险作业,用责任与速度筑牢公路防汛安全屏障。
一、雨中巡查:织密隐患“排查网”
“雨不停,巡不止!”,面对恶劣天气,达川区公路服务中心立即启动“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后核查”闭环机制,严格落实“三个避让”“三个紧急撤离”刚性要求,迅速组织5支应急抢险队伍,分赴11条国省干线及县道开展拉网式巡查。重点对国省干线及县道的高边坡、临水临崖路段、桥梁涵洞、易积水区域等关键部位进行细致排查,实时监测边坡土壤松动、挡墙位移、排水系统堵塞等隐患,做到“发现一处、标记一处、上报一处”。截至目前,共出动巡查人员60余人次,在隐患路段设置警示标志25处,有效提醒过往车辆减速避险。
(巡查队伍在铁山隧道口设置警示标志)
二、抢险处置:跑出保通“加速度”
险情就是命令,抢险刻不容缓。达川区公路服务中心根据险情等级,精准执行“先保通、后修复,先重点、后一般”的处置方案,确保抢险工作高效有序。针对土石塌方、树木倒伏等严重阻断交通的险情,立即调配挖掘机、装载机等大型机械,组织抢险人员分段作业;对于水沟堵塞、轻微积水等一般性隐患,抢险人员徒手或使用工具进行疏通。经统计,本轮抢险共清运坍方1060立方米,清理倒树11棵,疏通水沟10处。所有受阻路段均已恢复通行,未发生车辆滞留事故。
(各养护站开展清理塌方、疏通跌水井、水沟等工作)
三、值班值守:筑牢应急“指挥墙”
达川区公路服务中心构建“上下联动、左右协同”的应急体系,严格执行汛期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与气象、交警、应急等部门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实时接收雨情、水情预警及路况反馈。通过工作群动态推送天气信息和处置指令,精准调度巡查力量与抢险资源,确保“指令下得去、险情上得来、处置跟得上”。同时,对抢险机械、警示标志、沙袋等物资进行清点核查,保障13个养护站物资储备充足、设备性能良好,随时可投入抢险作业。
下一步,达川区公路服务中心将持续关注本轮雨情、水情变化,以“防风险、促安全、保畅通”为核心,全力以赴守护群众安全出行路。
来源:达川交运